免责声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
最近我听说单位同事在讨论社保和退休的新政策,觉得挺复杂的,但一查资料才发现这些政策直接影响到我们未来几十年的生活。
先说说最基础的社保部分,今年8月1号最高人民法院出了一份文件,明确规定企业不给员工交社保就是违法,个人也不能说不交就不交。
以前总听说有人为了多拿点工资,和公司签什么“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现在这招不管用了。
新规一出,估计不少小公司得赶紧补上社保的窟窿,但对员工来说,至少老了以后看病、养老能多一份保障。
说白了,社保就像存钱罐,你每个月存一点,公司也得存一点,到老了才能拿回来。
以前有些人图省事不交,结果老了发现养老金比别人少一大截。
现在政策强制要求必须交,虽然每个月到手工资可能少点,但长远看不吃亏。
不过有些小工厂或者个体户老板可能会发愁,多交社保成本涨了,说不定得裁员或者涨产品价格。
再说说更让人纠结的退休年龄问题。从2025年开始,退休不再是到了年龄就得立刻走人,可以弹性选择延后几年。
比如以前女职工50岁必须退休,现在能选52岁、55岁甚至更晚。
听起来不错,但细想问题还挺多。比如我表姐今年58岁,她在银行上班,身体不错但岗位早就被年轻人替代了,现在政策允许她继续干,可公司会不会因为成本高不愿意留她?
而且延迟退休期间交的社保能算工龄,这部分钱以前是要退给个人的,现在能留下来,理论上养老金会多点。
不过养老金能涨多少还是个问号。去年养老金只涨了2%,很多人都觉得太少,连物价都不如。
2024年物价涨得特别慢,全年才0.2%,所以今年养老金涨幅被拖累了。
要是明年物价稍微涨得快点,比如到2%,养老金可能跟着涨到2.5%左右。
但要是物价继续低迷,涨幅可能还是原地踏步。
我有个朋友张姐,45岁,在工厂做管理,本来计划55岁退休,现在政策一出她犹豫了。
她算过账,如果再干五年到60岁,养老金账户能多攒3万多,但问题是到时候她还能不能找到愿意留用她的公司?
而且她身体不如年轻人,加班熬夜吃不消,多干几年是不是反而影响生活质量?
政策设计的初衷是好的,延长工作年限能减少养老金发放的压力,同时增加社保总收入。
但落实到个人头上,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人想多赚几年钱,有人想早点清闲,还有人可能被公司逼着超龄工作。
尤其是小企业,可能会用各种借口劝退老员工,毕竟多交社保对他们来说是实打实的成本。
现在网上有不少人在讨论,2026年养老金能不能涨超过2%。有人说看物价,有人说看经济形势,但归根结底还是得看社保基金够不够用。
新规强制企业交社保,确实能增加基金池里的钱,但老龄化这么严重,光靠多收这点钱够不够?
延迟退休能稍微延缓支出,但年轻人越来越少,未来几十年的压力还是很大。
前几天我在新闻里看到,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试点“银发岗位”,让退休老人做顾问或者兼职,工资不算高但能发挥余热。
这可能是个出路,但大部分体力劳动者可能不适合,比如建筑工人、流水线工人,50多岁还能干重活的少之又少。
政策好是好,但得配套想办法,不然光让老人多干几年,没岗位也没意义。
总的来说,社保新规和弹性退休是双刃剑。
对个人来说,得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比如身体好、工作轻松的可以考虑多干几年,但要是身体吃不消或者行业不好,可能还是早点退更好。
至于养老金涨幅,明年能不能涨回来,还得看明年物价和经济表现,现在谁都说不准。
不过能确定的是,以后社保必须交,想钻空子的路子越来越少了。
行业领先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