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门球项目决赛在深圳大运中心体育场正式开赛。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及港澳地区的28支队伍、459名运动员集结赛场,本次门球项目比赛持续至8月27日。
赛事将产生6枚金牌
88岁老太太组团看比赛
上午9点,28支队伍依次登场。开幕式上,龙岗本土演出团队献上的传统舞龙表演与体育赛事碰撞出火花,让现场氛围拉满。而机器狗“护送”开赛用球的环节更将气氛推向高潮。
作为首次纳入全运会群众比赛序列的项目,本次门球赛事也是龙岗区承办的国内最高级别门球赛事。赛事设混合五人制(分A/B/C三组)、团体赛、男/女双人赛6个组别,将产生6枚金牌。参赛阵容中,香港队37人、澳门队17人,广东队32人,充分体现了赛事的广泛参与度与凝聚力。赛事将持续至8月27日。
广东队本次派出的32名运动员中,有8人来自深圳本地。68岁的广东队教练兼队员刘宗宗从事门球运动已有43年,他难掩激动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运会,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广东门球群众基础扎实,这次主场作战,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门球运动不仅深受中老年人喜爱,也逐渐走进年轻群体。江苏队13岁运动员秦愈承自幼受家庭影响接触门球,如今已是中国青少年冠军,更在亚洲赛场斩获佳绩。他眼中的门球充满吸引力:“这项运动实力差距不大,经常会出现绝地反超,比赛过程永远充满悬念。”
比赛开始后,各参赛队伍和参赛人员的亲友团成为看台上的风景。来自上海的杨奶奶打门球已经40多年,这次来到龙岗,是为了给参加比赛的大女儿和儿子加油助威。看台上,她与其他亲友一起拉起“88岁母亲组团来看你”的标语,成为看台上最亮眼的“显眼包”。
57人医疗保障队护航赛事运行
十五运会门球比赛是龙岗分赛区承接的6项赛事之一。除7月已完成的残特奥会自行车赛外,10月至12月还将陆续举办十五运会足球、篮球、游泳及残特奥会游泳项目。为保障赛事顺利举办,龙岗以“一流场馆、一流团队、一流保障”为标准扎实推进筹备工作:改造升级场馆物联管控平台与沉浸式声场,配置实时高阶直播3D屏,实现5G/WiFi全覆盖;应用巡查无人机、智能安检系统等科技产品提升安全系数,用科技为赛事保驾护航。
针对门球比赛中老年选手较多的特点,医疗保障工作重点部署。在深圳市卫健委指导下,龙岗区卫健局统筹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组建了57人的医疗保障队,在大运中心体育馆内设置2个固定医疗站与5个移动医疗点,构建起“两站五点”的立体医疗保障网络。
食宿交通等后勤保障同样细致周到。凯骊酒店入口处设有专用安检通道,各类指引标识清晰醒目;酒店开辟运动员专用通道与独立餐厅,确保安静安全的环境;部分房间可直接眺望大运中心体育场,让运动员备赛之余也能感受赛事氛围;酒店还安排接驳车辆,5分钟即可直达赛场。
赛事综合保障处联络员何秉城介绍,针对高温、台风等突发情况的应对预案也已就绪,目前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均已精准落实,全力为赛事平稳有序进行筑牢防线。
赛场外设置运动嘉年华
点燃全民运动热情
赛场之外同样精彩。赛事期间,龙岗区在大运中心广场举办运动嘉年华活动,通过门球入门教学、动感单车体验、趣味足球等体验项目,营造浓郁的赛事氛围。活动不仅免费参与,更有机会抽取深圳大运中心演唱会观演权益,免费听一场你喜欢的演唱会。此外还有文创周边、消费券、优惠券……超多重磅奖品等你来抽。设置的第二观赛区则通过大屏实时转播赛事精彩瞬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门球运动的策略魅力与竞技激情,让体育精神真正融入基层生活。
以赛事为纽带,龙岗更激活了全城活力。策划“重回大运”主题系列活动,下半年将举办AI视觉创意大赛、机器人格斗大赛等特色活动,推出机器人剧场、街区等互动场景;联动商圈、景区、酒店推出“票根经济”优惠,凭当日比赛票根可享赠礼、满减等福利,以赛事流量带动消费增量。同时,超30项社区运动会、篮球嘉年华等全民健身活动同步开展,让“一场赛事激活一座城的运动基因”成为现实。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颜鹏
(资料及图片来源:龙岗赛委会新闻广电宣传处)
行业领先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