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日报记者 曹政
昨天的国家发改委例行发布会介绍,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顶住压力、稳中有进。去年“9·26”一揽子政策和今年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接续发力,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前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10月最新预测都将我国2025年经济增速较4月预测大幅调高0.8个百分点。
我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对新兴产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从前三季度数据看,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7%、9.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5.9%、16.7%,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0.8个百分点;集成电路制造业、智能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12.2%。
“治理无序竞争成效逐步显现,重点产品价格、企业效益等指标都有所改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透露,多晶硅、硅片、碳酸锂等产品价格明显回升;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9月份单月同比增长21.6%。
面对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前三季度我国货物出口仍保持7.1%的增速;出口产品结构更加优化,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分别达11.9%、9.6%,不少国货“潮品”成为全球“爆款”;出口布局更加多元,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2.4%,对东盟国家出口增速连续8个月提升。
消费需求和重点产业结构升级也呈现新的亮点。在消费方面,群众体育赛事、演唱会、音乐节等人气十足,服务零售额增长5.2%;随着各类免签政策深入实施,前三季度入境旅游人次大幅增长17.8%。
前三季度的成绩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10月最新预测都将我国2025年经济增速较4月预测大幅调高0.8个百分点。“随着各项政策效应持续落地见效,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李超说。
更多领域有望实现京雄同城化
雄安新区是党中央明确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当前已进入大规模建设和承接疏解并重的阶段,后续将推动更多领域更多事项实现京雄同城化。
近期,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雄安院区)已经开工,中国中化、中国华能已正式迁驻雄安总部办公,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北大人民医院雄安校(院)区正在加快建设。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了阶段性重要进展。”李超说,国家发改委将与有关方面一道,继续稳妥有序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建设各项工作,持续推进疏解项目落地建设。正在落地的疏解项目将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早开工、加快建设。同时相关部门还将会同有关方面推动实施新一批具备条件的疏解项目。
目前,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已经全面建成,体育中心、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陆续建成投用,超市、咖啡馆、快递站等配套设施也不断完善。“我们将持续推动雄安新区加快建设,为疏解单位和人员工作生活创造更多便利条件。”李超说,雄安新区“云”上之城也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新区的每栋建筑、每条道路、每段管廊都建立了相应的数字信息模型,相关部门也将推动新区发挥数智技术优势,探索创新智慧城市管理模式。
此前,国家发改委等已推动出台了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一系列与疏解相关的政策举措,这些举措正在不断落地见效。比如在医保方面,雄安的医保目录相当于北京和河北目录的叠加,也就是说,疏解人员可以用北京的医保直接在雄安就医。“后续,我们还将推动更多领域更多事项实现京雄同城化。”李超说。
相关新闻
能源供需总体平衡
温暖过冬有保障
近期,北方部分地区持续降温,多地提前达到入冬标准。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说,综合研判,今年供暖季能源供需总体是平衡的,民生用能保供稳价和群众温暖过冬是有保障的。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0%、6.4%;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7.2亿千瓦,同比增长18%;10月份以来,国家铁路电煤装车保持在日均5.6万车的较高水平。截至10月27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2.2亿吨,可用35天以上;地下储气库已完成年度注气任务,实现满库入冬。
记者获悉,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及时协调解决供需矛盾,保障能源生产供应,确保民生用能足额稳定供应,做好尖峰保供和应急保障,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的应对准备。
行业领先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